春节假期已过,是时候开始新一年地奋斗了。
站在6.3万亿的台阶上,继续“生长”,河南该怎么走?
在2025年省两会上,河南顺势提出“四高四争先”的战略导向。
河南要在哪四个方面争先,又有何深远考量?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7cabca11f66bf3fba4b2a555d8f53953.jpg)
01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c97c7bfd5724a72685ac81c8aa8fc84d.jpg)
对河南来说,“奋勇争先”是必须走的路。
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,对河南来说是新突破。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要看到“前有标兵、后有追兵”的形势逼人,河南的处境并不轻松。
从全国范围来看,各省区市都在加紧推进高质量发展、现代化建设,标兵渐行渐远,追兵越来越近,这种压力之下,河南不得不奋勇争先。
广东、江苏稳居第一梯队,一直遥遥领先;山东、浙江位居第二梯队,GDP总量双双超过9万亿;而在第三梯队,河南和四川围绕第五经济大省的争夺,很是胶着。湖北、福建等省份也紧随其后,发展势头强劲。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d6c121bc36e0d896ae00f9059514cdb5.png)
在这样的背景下,河南不进则退,慢进亦退,只有一个选择:奋勇争先。
这对河南来说,不仅是一项战略选择,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地位的较量。
要“争先”,河南首要的竞争者,就是四川。去年两省的竞逐战,从年初持续到年尾。河南在领先三个季度后,第四季度被四川反超。从最终公布的数据看,两省的差距仅有1108亿元。
差距极其微小,竞争远未到终局。这意味着,四川与河南的第五大省之争,还将长期持续。而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,或者某个传统支柱产业的衰退,都能在短短几年彻底改变竞争格局。
02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037c0b57d408961b9cc26e512a544c9c.jpg)
我们既要正视问题,更要坚定信心。
正视问题绝不意味着否定过去的成就,而是为高质量发展,寻找更好的方法、道路和模式。
过去几年,河南经济出现波动的背后,恰是河南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,所引发的阵痛。
向外看,随着西方国家贸易壁垒的不断设立,我们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;向内望,我们的发展也到了必须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时候。
在转型过程中,阵痛是不可避免的,这是大家近几年的共同感受。然而,要继续停留在过去的低端产业,也已不可能,就算你想,形势也不会允许。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565dd759f03d47dfa98862f8381e8b06.png)
如今,最“坏”的时候过去了,河南已经成功跨越了这个转型阵痛期。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,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,已经强势崛起,形成一定的对冲、补位效应。
去年,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,同比增长8.1%,大幅跑赢全国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,增加值同比增长30.3%。这背后,得益于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争相布局。例如,比亚迪在河南打造了产能最大、用工最多的整车生产基地。同时,富士康,也将其新能源产业总部,设在了河南。
透过一组组数据,可以看到河南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、稳中向新、稳中向优的态势。而河南,也到了厚积薄发、崛起倍增的关键阶段。
03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2803bb90f2252bf1117c988897d8ddee.jpg)
定位决定地位,格局决定布局。
河南的发展,同样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,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。弄明白河南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,才能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河南“四高四争先”的战略导向应运而生。
聚焦“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开放、高品质生活、高效能治理”这“四高”,在省两会上,河南作出了“四争先”的战略部署:
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奋勇争先;
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;
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;
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。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cd2bfbfd3d4f3bb76e7e18ece46ad5ec.png)
为何是这四个方面?
首先,这是对“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”殷殷嘱托的具体落实,是战略指引,也是实践要求。
其次,这是基于河南的区位优势、产业基础、发展潜力,以及国家战略需求,对新阶段河南总体定位的具体谋划。
此外,这四个方面,既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,也涉及了社会民生的关键方面。河南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,这是关键所在,也是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。
04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5124d155cd0c6281b1dd5df5a6092235.jpg)
2025年形势不乐观,向外望,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,存在较大不确定性;向内看,河南新旧动能转换仍处于攻坚期。正因此,奋勇争先,河南等不起,也坐不住。
河南,何以争先?
河南有短板、有空间亟待争先。当前,河南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期,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,高能级创新平台还不够多,这些问题凸显了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的紧迫性。唯有抓住科技创新“牛鼻子”,不断增强河南发展的综合竞争力、科技硬实力、硬核支撑,才能更大程度激发“新质”活力,加速新旧动能转化,实现换道领跑。
河南有优势、有潜力能够争先。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,着力扩大内需,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策略。河南有连接南北、沟通东西的区位交通优势,也有一亿人口的特大消费市场优势,“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”,河南的优势无可比拟,当好畅通国内大循环、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。
河南有基础、有条件能够争先。河南乡村面比较大,农村人口多,这既是发展的短板,也是新的增长点。尤其是在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,“三农”的战略重要性更加凸显。作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刚刚突破60%的经济大省,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,这是河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空间、最大潜力、最大优势所在。
河南有职责、有重任应当争先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,是让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。高质量发展,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,是河南实现可持续发展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994da64eadacb73f30d9525d0db98217.png)
05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4746c7a91301cb0938ba6af97ddf172c.jpg)
春节假期已经结束,今年第一季度也过去了三分之一。
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,发展不等人,时间不等人,机遇不等人。
为“拼抢一季度”,河南不少重点项目春节不停工,众多企业春节也都将满负荷生产。对于一季度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,河南也明确,将给予专门的奖励。
争先,争的是气儿和劲儿。暂时的落后,又何妨?重重的困难,又何难?只要坚定信心,埋头苦干,就一定能爬坡过坎。
因为,这里是河南。
![](https://media2.hndt.com/data_02/1/1/2025/02/04/119025ece2bc13af5ffea58b5572ca32.png)
焦裕禄为河南树立了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的表率;薪火相传的大别山精神,为我们坚定信念、敢于担当作为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;烙印在河南人心中的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红旗渠精神,则激励着一代代人勇往直前。
经济大省的竞逐战,仍在继续。终极较量,不是当下的领先,而是能不能赢在未来。
河南,唯有奋勇争先!
总策划:王仁海
策划:卢慎勇 刘林军
记者:梁德宝 米方杰